之前幾年,中國啤酒行業不停地在上演著“大魚吃小魚”的游戲。而隨著華潤雪花、青島啤酒、百威英博等中外行業巨頭的跑馬圈地,一大批中小啤酒生產企業逐漸銷聲匿跡。
而隨著一系列的并購整合以及擴充產能之后,中國啤酒行業進入了寡頭時代。目前國內前五大啤酒集團(華潤雪花、青島啤酒、百威英博、燕京啤酒和嘉士伯)市場集中度已經接近80%。但隨著行業環境的變化以及人均消費已經逐漸接近極限,跑馬圈地很顯然已經成為過去,行業正處于結構調整的大時代。根據消費者心態的變化,啤酒消費已經開啟了由質量化到品牌化的轉型。激烈的市場競爭使得啤酒企業開始不斷調整產品結構,進行產品和品牌的升級。
對于擁有巨大產能的啤酒業而言,做到增速換擋不失速,除了加快產品升級還需抓好市場營銷。在線下渠道方面,啤酒企業全面提升市場覆蓋率,積極拓展廣大農村市場,努力打通啤酒銷售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在線上渠道方面,啤酒巨頭則普遍在天貓、京東、1號店等開設旗艦店,通過電商實現消費便利化。
我國雖然已是啤酒生產大國,但卻并沒達到啤酒強國水平,要實現由啤酒生產大國到強國的質的轉變,還需要認真正視并解決當前啤酒業存在的一系列不合理的現象、問題。其次,我國啤酒行業由于長期瘋狂地兼并、收購,大規模地重復建設,擴充產能,加劇了市場的無序競爭,欺行霸市的壟斷行為日趨盛行,加上國外資本的介入,整個行業陷入了壟斷泥潭。
中投顧問發布的《2016-2020年中國啤酒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》認為,啤酒市場過度競爭導致國產啤酒同質化競爭比較嚴重,過去一直在打價格戰,搶占終端,在產品創新方面卻存在不足。隨著消費者對個性化的需求和互聯網+ 時代的到來,一些新產品的不斷推出,使得消費者追求趣味化、個性化、年輕化的產品,但從目前來看,國產啤酒仍然缺乏這些個性化的元素去吸引年輕消費者。而進口啤酒在產品外包裝和口味創新方面,要明顯好于國產啤酒。由于進口啤酒品種多樣,熟啤、生啤、鮮啤、黑啤、小麥啤酒,甚至一些高酒精度啤酒,手工啤酒等,彌補了國內啤酒的一些空白。
(一)中投顧問對2016-2020年中國啤酒行業產量預測
綜合以上因素和資料,中投顧問預計,2016年我國啤酒行業產量將達4,788萬千升,2020年預計將達5,444萬千升,未來五年(2016-2020)行業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3.26%。
(二)中投顧問對2016-2020年中國啤酒行業資產總額預測
綜合以上因素和資料,中投顧問預計,2016年我國啤酒行業資產總額將達2,467億元,2020年預計將達3,115億元,未來五年(2016-2020)行業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6.00%。
(三)中投顧問對2016-2020年中國啤酒行業銷售收入預測
綜合以上因素和資料,中投顧問預計,2016年我國啤酒行業銷售收入將達2,047億元,2020年預計將達2,379億元,未來五年(2016-2020)行業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3.83%。
(四)中投顧問對2016-2020年中國啤酒行業利潤總額預測
綜合以上因素和資料,中投顧問預計,2016年我國啤酒行業利潤總額將達166.0億元,2020年預計將達228.1億元,未來五年(2016-2020)行業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8.27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