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末,重慶啤酒發布公告稱,2015年度實現營業收入33.24億元,與2014年度實現營業收入31.69億元相比上升了5%;2015年度實現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為-6567.84萬元,2014年度凈利潤為7343.52萬元。<<號外財經>>注意到,雖然虧損不多,但這是重慶啤酒1997年上市18年來首次出現凈利潤虧損。從1998年開始,重慶啤酒的年凈利潤由5511萬元一路增長至2010年最高的3.6億元。2012~2014年,重慶啤酒的凈利潤分別為1.59億元、1.587億元和7343.52萬元。
公告顯示,面對連續第二年下滑的國內啤酒市場,去年公司實現啤酒銷量98.95萬千升,同比下降了6%;不過由于產品結構調整有效,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3.24億元,同比反上升了5%;實現凈利潤-6567.84萬元,同比下降189%,主要是公司實施了生產網絡優化項目,對關停的酒廠計提了大額資產減值準備。根據公告,去年四季度重慶啤酒及下屬子公司組織了有關人員,對實物資產進行了認真的清查盤點,并對應收款項、存貨、長期股權投資、固定資產、在建工程、無形資產等有關資產的減值情況進行了認真的清理。本次計提資產減值準備,共影響公司2015年度利潤總額-3.27億元,影響凈利潤 -2.53億元。
面對重慶啤酒上市18年的首次虧損,持倉基金會怎么呢?
<<號外財經>>從基金年報中發現,共有46只基金持有重慶啤酒,持股總量404.36萬股,半年度持股略減0.32萬股;持股占流通股比0.84%,持股總市值6465.71萬元。
具體來看,46只持倉基金中,18只新進持倉,其中上投摩根動態多因子混合新進34.26萬股為最多;7只基金增倉,以南方中證500ETF增持89.24萬股至118.59萬股為最多;21只不同程度的減倉,包括匯添富中證主要消費ETF、鵬華酒分級、國泰國證食品飲料行業指數分級等。
“在行業負增長的不利環境下,重慶啤酒依然實現了收入正增長,體現了主營業務發展態勢良好。”北京一基金分析師表示,從這一角度看,基金經理對這只股票并非一直看空。
<<號外財經>>重點觀察重慶啤酒前十大流通股股東,也發現了一個重大利好。該股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,中央匯金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已經新進1146.17萬股,持有比例達2.37%。匯金公司進駐該股,為投資者持有該股提升了信心。
其實,與匯金公司共同新進的除了18只公募基金外,還有1只資管計劃,中歐基金-農業銀行-中歐中證金融資產管理計劃新進311.92萬股,持股比例為0.64%。此外,該股前十大流通股東中,還有5只持股未變的資管計劃,分別是華夏基金-農業銀行-華夏中證金融資產管理計劃、博時基金-農業銀行-博時中證金融資產管理計劃、大成基金-農業銀行-大成中證金融資產管理計劃、工銀瑞信基金-農業銀行-工銀瑞信中證金融資產、廣發基金-農業銀行-廣發中證金融資產管理計劃,均持股311.92萬股;此外,另有一只資管計劃略減倉,南方基金-農業銀行-南方中證金融資產管理計劃減持7.99萬股至 303.93萬股,持有比例為0.63%。
總之,基金對重慶啤酒并沒有太大的疑慮,堅定持有是主流觀點。號外財經注意到該公司年報稱,“公司對發展戰略也進行了重新的審視,制定并實施了以“升級產品、夯實市場、優化產能、提升效率、規范組織”為核心的發展戰略。至2015年,“融合整合”項目已順利完成,公司管理水平和競爭力得到了顯著提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