滿大街的燒烤攤,油煙四起、遍地油污……這是不少市民對玉林城區廣場西路這條“夜宵街”的印象。2016年1月,我市在城區風貌改造中,將廣場西路定位為 “風情啤酒街”,由市政府統一風格改造。如今,“夜宵街”“蛻變”成玉林美食新“名片”,成為市民休閑好去處,贏得陣陣點贊。
記者了解到,我市將出臺《玉林市文化廣場西路風情啤酒街管理暫行規定》(以下簡稱《規定》),規范“風情啤酒街”管理,維護正常的經營秩序,目前正向社會征求意見。
市民休閑好去處
據了解,玉林城區廣場西路平時車流量比較大,每到晚上,附近的一些夜市、餐館陸續營業,加上到文化廣場散步的諸多市民,該路段顯得熱鬧非凡。“嗅”著商機,一些商家也常常把餐桌擺放到機動車道上招攬生意,影響到城市交通,容易造成擁堵,諸多市民對此怨聲一片。
經過多方調研綜合考慮,玉林市政府決定因勢利導對該路段定位為“風情啤酒街”,由市政府出資統一風格改造,打造成為一條“風情啤酒街”,成為玉林美食一張新“名片”。目前,全部工程已在今年3月完成。
如今,走在該路上,統一的木桌椅、遮陽傘躍入眼簾,20余家各類門店連在一起,綿延近200米長,頗具規模。每當夜幕降臨,華燈初上,各門店便聚集起休閑放松的市民,或輕聲漫語細聊,或舉杯暢懷豪飲,悠然自在,感受都市生活的別樣夜晚。
“風情”別樣贏點贊
“環境好了很多。”家住在玉林城區廣場西路附近的市民江郁明喜歡在傍晚散散步,以前每經過該路段時,看著地面上厚厚的油污,江郁明都是連蹦帶跳地快速經過,有時遇到亂停亂放的車輛,江郁明還得左繞右繞到廣場上。“打造成‘風情啤酒街’,店面布局協調了,攤位也不占道了,交通也有了秩序。”江郁明說,現在每每途經該路段時,他都特意放慢腳步,感受“啤酒街”的別樣“風情”。
而對于“吃貨”而言,“風情啤酒街”成了他們常光臨的好去處。家住城西的市民薛俊熙喜歡夜市里的生活,經常邀上三五個朋友到宵夜攤上嘗嘗美食、聊聊生活。得知“風情啤酒街”的別樣風姿后,他常常和朋友從城西騎自行車來“品嘗”別樣的夜市生活。
“風情啤酒街”的打造不僅讓市民多了個休閑好去處,也美了商家。宋雪萊常年在此經營夜市生意,當初聽說要改造該路段時,她心理還犯嘀咕,生怕影響到生意。當“風情啤酒街”打造成功,向市民展現她的別樣“風情”后,宋雪萊的生意真的受到了影響——原來稀稀拉拉的客流量,現在幾乎晚晚“爆棚”,宋雪萊不得不多招兩名員工來幫忙。“經營環境得到提升,客流量也增多了。”說起日漸紅火的生意,宋雪萊滿是開心。
規范管理顯文明
根據我市將出臺的《規定》,由玉林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牽頭,市政市容、公安、食藥監、工商等部門配合,齊心協力做好啤酒街管理工作。
《規定》明確,“啤酒街”范圍內的所有臨街店鋪必須在指定的區域內(木板平臺內)經營,嚴禁超區域占道經營。“啤酒街”營業時間規定為當天19:00至次日凌晨2:00。
臨街店鋪經營者不得占用店鋪外的車道擺放物品,非經營時間不得在平臺上擅自擺放、堆放不屬于啤酒街統一配套設施外的物品。不得在平臺上、店鋪外車道上擅自亂停亂放機動車和非機動車輛。要引導顧客自覺有序停放好車輛。外來機動車輛要自覺按照文化廣場周邊劃定車位有序停放。靠店鋪一面禁止停放摩托車、電瓶車、自行車。須嚴格落實“一店一招”,不得擅自懸掛橫幅廣告、占道擺放燈箱及其他廣告。不得在店鋪外車道生火燒烤作業,在店鋪內生火燒烤制作食品產生的油煙,應當通過內設向上排煙管排出。經營者、顧客不得在啤酒街內高聲喧嘩、劃拳酗酒、打架斗毆、尋釁滋事,或出現其他不文明行為。
經營者必須認真落實“門前三包”工作,自覺維護經營場所衛生,不得亂倒污水垃圾,污染地面。要設置干、濕兩種類型垃圾容器分別裝收生活垃圾、餐廚垃圾,并放置在環衛處指定收集點,不得亂扔亂堆到攤點經營范圍以外的街道上,保持環境整潔,防止油漬污染。經營者負責指引顧客到附近公廁如廁。
經營者有責任對顧客就餐行為進行約束,主動維護啤酒街治安秩序,有責任對大聲喧嘩的消費者進行勸阻制止,避免噪聲擾民現象。有責任維護啤酒街經營范圍內的木座椅、遮陽傘、路燈等設施。出現破損殘缺和顏色脫落的,由業主、經營者出資按原樣修復,不得改變統一裝飾風格。經營者還應提高消防意識,店內配置必要的消防器材和消防設施。